摘要: 针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城市体检”模式被正式提出。城市体检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系统性、精细化、智能化的评估,查找“城市病”和城市建设的短板,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体检”内涵、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技术手段进行全面阐述,并结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指标评估、问题诊断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城市体检未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 城市体检; 指标体系; 评估技术
1 引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提出要“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关于支持开展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的函》(建科函〔2020〕92号),全国包括成都市共有36个城市被选定为2020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根据成都市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0年成都市城市体检工作方案〉的通知》(成城体检〔2020〕3号)的文件要求,作为市辖区单元进行了城市体检实践与探索。
2 城市体检内涵
城市如同人体,具备出生、生长、发育、生病、死亡的全生命过程。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现代大中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统称为“城市病”。现阶段我国城市病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根治“城市病”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多部门、多领域发挥专长协调治理。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哪里生病了,病得有多重,这个量化的指标需要定期给出来,这样专家才能有针对性地给出治理方案。
“城市体检”可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而进行的现状分析与评价,明确“城市病”所在之处,最终解决城市管理痛点。
3 城市体检工作内容及流程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支持开展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的函》(建科函〔2020〕92号)文件精神,确定城市体检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如下:
(1)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城市体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进度计划、责任分工、组织保障等。
(2)构建指标体系:在住建部要求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试点城市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身的指标体系。
(3)搜集数据资料:数据采集环节,以互联网大数据、社会开放大数据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结合遥感数据等,建立城市体检基础数据库。
(4)分析评价:利用多元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五维”指标诊断评估技术、大数据城市体检诊断技术等,建立城市体检诊断模型,采用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运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5)问题诊断:利用可达性算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开展专题研究,对主要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提升对策和治理措施。
(6)编制评估报告:对城市体检各项指标测算分析,综合评价样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全面了解群众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查找突出问题和短板,并编制体检评估报告。
4 城市体检主要技术手段
4.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
除获取政府各部门官方数据外,还需获取第三方数据,包括空间分析数据、城市遥感数据、社会大数据、社会感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等。由于获取的原始数据多源、异构,往往需要空间化、数据清洗、空间融合之后,才能作为输入数据(图1)。
图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示意图
4.2 城市体检大数据系统构建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科学精准的算法模型,实现生态宜居、城市路网、城市社区服务、城市多元包容度、应急事件、城市创新能力及产业活力等多个城市体检指标的体检评估及智能动态监测,能够实时追踪城市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城市“病灶”,形成“体检-->诊断-->分析-->规划-->建设-->评估反馈”的全周期城市体检闭环。
4.3 城市体检智能评估技术
城市体检的智能评估分为总体评估和专项评估。总体评估根据城市体检指标情况自动生成评估报告,并将其可视化。专项评估结合不同专项数据,根据不同的应用专题深入分析,基于空间分析、业务分析和数据分析的多维度技术框架,建设城市体检模型库(图2)。
图2 城市体检城市体检评估模块示意图
4.4 “五维”指标诊断评估技术
“五维”是指进行指标对比的五个维度,包括国内一线城市指标、国家与地方标准规范、既有规划的城市发展目标、历史数据、社会满意度调查。根据五维比对结果,判定是一般性城市问题还是重大的“城市病”。
5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体检评估体系
成都高新区由成都高新南区、成都高新西区组成,总托管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共划分为7个街道。成都高新区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城市病”,如土地紧张、交通拥堵、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真正问题,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和不足,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高新区城市体检评估体系如下:
5.1 建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确定的8个方面(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和50个具体指标的基础上,在城市体检过程中,结合成都高新区发展实际以及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等现实需要,以市级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为导则,围绕八大维度,建立了“10个必选指标+23个自选指标+6个特色指标”的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智慧绿色、美丽宜居的发展定位和特色。
5.2 开展多源多维数据采集
根据城市体检特色指标体系,明确指标计算所需数据、来源和责任部门。以政府各部门官方数据为基础,综合收集互联网大数据、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LBS 数据、问卷调查数据、“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等多源数据,互相校验、多方比对,确保指标计算的精准度和权威性。
5.3 确定指标评价标准
本次城市体检根据成都高新区“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当前成都高新区发展实际,依据2016年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体系”、《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2016》、成都市发展规划目标值、行业规范标准等,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发展目标,全面研判当前成都高新区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充分回应新时期人民的发展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5.4 城市体检指标分析评估
首先,通过“五维”指标诊断评估技术确定各指标对标值。然后根据实际值与对标值的偏离范围确定评价指标等级,实际值与对标值的偏离范围≤10%,评价等级为“优”;10%<实际值与对标值的偏离范围≤25%,评价等级为“良”;25%<实际值与对标值的偏离范围≤40%,评价等级为“中”;40%<实际值与对标值的偏离范围,评价等级为“差”。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法,结合满意度测评结果,查找成都高新区发展短板和问题。
通过指标分析评估,成都高新区各维度表现均为优秀或良好。其中创新活力、整洁有序、安全韧性、风貌特色四个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为成都高新区优势维度;健康舒适、交通便捷、生态宜居、多元包容四个方面表现也较为优秀或良好,仅存在个别相对薄弱点。成都高新区各维度体检指标具体表现见图3:
城市体检结果表明,成都高新区并不存在严重的城市病,仅存在两个发展短板,即:城市蓝绿空间占比较低、房价收入比较高。除此之外,在城市开发强度、基本公共服务、交通畅通三个表现优秀或良好的指标方面,也存在四个相对薄弱点,分别是:部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老城区片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待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相对较低、局部交通拥堵严重。
5.5 体检建议
成都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营城理念,坚持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产出效益,促进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对于成都高新区城市发展中的两个短板和四个相对薄弱点,即城市蓝绿空间占比低、房价收入比较高、部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老城区片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待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相对较低、局部交通拥堵严重,政府部门应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建议,将体检结论转化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治理行动和具体项目。
6 城市体检工作探索
从成都高新区2020年城市体检实践看,城市体检能达到预期目标,但仍然存在综合性和协调性弱,指标不完善、数据质量不高、制度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进行探索。
6.1 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根据自然资源部完善城市“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相关要求,应推进成都高新区城市体检评估领导小组的常态化运行,全面推进年度城市体检工作,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6.2 将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应用于城市体检
城市体检是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多途径采集城市综合指标数据,以稳定、连续、系统地捕捉“城市体征”。
随着新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我国积累了大量城市现状监测数据,产生了一系列空间大数据分析高效技术方法,使得新时期城市体检工作具有空间精准、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管理等特征。
6.3 体检成果广泛应用
探索将体检工作与年度政府工作重点紧密结合,充分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和政府施政的关键环节。具体如下:
(1)年度体检工作及体检报告应与年度政府工作重点紧密结合。
(2)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做一定的基础和参考,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至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并作为规划与下阶段工作重点。
(3)体检成果支撑政府决策,是政府治理城市的重要工具。
(4)积极应用大数据新技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将体检评估指标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增强分析评价的智能化水平。
7 结语
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城市体检工作,按照住建部关于2020年样本城市体检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推进,整体进展顺利。根据成都高新区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有效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最终形成“发现问题-治病策略-整治措施-效果评估”的动态治理系统。通过精准城市体检,更好地修复城市肌体、恢复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宗勇,蔡彩,陶迎春,董明.面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 J ] .中国科技成果,2019(2):29-30.
2 关丽, 丁燕杰, 刘红霞, 等. 新型智慧城市下的体检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J]. 测绘科学, 2020, 45(03): 135-142.
3 温宗勇. 北京“城市体检”的实践与探索[J]. 北京规划建设,2016(02): 70-73.
4 张文忠, 何炬, 谌丽.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体检方法体系探讨[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12.
郑怡 何洁 吴震 龚云秀 周波 邓聪
(开云官方网页版,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五街777号吉泰壹号大厦21-23楼,
610095,gongyunxiu@cdcy.cn , 18782937793 )